
冷鏈船舶
古時候,人們為了吃到遠在千里之外的新鮮荔枝,設計了簡易的可移動“保鮮箱”,在雙層木箱夾層之間以棉花、羊毛填充,再放入冰塊,這可算是最早的冷鏈運輸雛形。如今,在高度發達便利的現代社會,物流運輸越來越快捷高效,保溫保冷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。各種生物冷凍試劑、藥品、血漿、疫苗、水產、家禽、觀賞魚及長距離的外貿保鮮食品等,通過冷鏈、物流運輸等環節,安全新鮮快速地送達人們家中。在這個過程中,每個環節都始終要處于產品所必需的特定低溫環境下,減少損耗,防止污染和變質,以保證產品食品安全、生物安全、藥品安全等。除了高效快捷的冷鏈運輸端,在貯藏體量大、時間久的冷庫系統中,隔熱材料也肩負重任。冷庫圍護結構、保溫層的傳熱量占冷庫總熱負荷的20%一35% ,所以要減少圍護結構的熱負荷,來達到節能的目的。此外,也要預防多種火災隱患,這就對保溫材料有了更高要求。氣凝膠材料防火隔熱,保溫效果好,而且具有重量輕、易加工、使用壽命長等眾多特點,可應用于醫藥、食品保冷運輸、深冷系統裝置保冷等,同等保溫效果的情況下,相比傳統材料降低保溫層厚度,節省運輸空間。

此外隨著遠洋運輸、海上油田的發展,與之配套的海上鉆井平臺、石油運輸船、液化天然氣(LNG)船、液化石油氣(LPG)船等迅速發展。這些特種船舶對于隔熱保溫和防火分隔提出了新的要求。低溫、超低溫管道涉及到的溫度大都在-40至-170攝氏度,在LNG/LPG工程及其他低溫項目建設中,最常用的深冷保溫材料主要有珍珠巖、PUR/PIR(聚氨酯硬泡)、發泡玻璃、橡塑、改性酚醛泡沫等。這些傳統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,比如性能衰減快、維護成本高,保溫效果差,冷損失大,容易給天然氣或其他壓縮氣體的儲藏運輸帶來危險;包裹厚,讓密集型管線排布設計出現很多不便等;管道因為防水性差,被水腐蝕,防水效果好的又無法滿足防火要求。氣凝膠材料保溫保冷效果優異,超低溫時,熱導率≤0.02W/(m·K),有效降低冷損失,并且所需保溫層厚度大大減少,為密集型管線排布設計提供優化方案。在低溫下優秀的防水性能,抑制水滲入金屬管線表面,防止管線腐蝕和因滲水導致的保溫效果下降。眾多優勢疊加,給現有的深冷保冷體系帶來了質的改變。

泛銳熠輝氣凝膠隔熱材料優勢
保溫保冷:低導熱系數≤0.02W/(m·K),低溫穩定性強,-200°仍可長期保持優異性能,降低冷損失;
節省空間:同樣性能下所需材料厚度大大減小,提高了空間利用率;
疏水防腐:憎水率N98%,低溫下防水性能強,抗腐蝕抗老化,耐受各種溶劑侵蝕;
抗壓抗震:超低溫環境下抗壓性強,三維多孔網絡結構緩沖抗震;
防火阻燃:A1級防火不燃等級,最高可承受620℃高溫;
環保無毒:水性無機材料,高溫下不產生對人體有害、有毒物質;
施工便捷:切割加工方便,裁切成型可滿足各種厚度的復合式結構設計要求。